背景介绍:
众所周知,放射性核素是医院核医学科日常工作开展的基础,核医学科开展核素显像及治疗工作,都离不开使用各类放射性核素药物。核医学科最常使用的核素药物,如Tc-99m、F-18、I-131等,通常都以液体状态保存。而液态药物多具有一定挥发性,放射性药物一旦挥发,不仅会沾染周围环境、人员皮肤表面等,形成外照射危害,也有可能通过呼吸道、消化道进入人体,造成更严重的内照射危害。所以放射性核素药物的操作必须在通风橱的负压通风的环境下进展。参照防护最优化原则,医护人员在有辐射屏蔽的工作腔体内操作,并通过铅玻璃材质观察窗观察整个操作过程,大大降低了操作过程中受照辐射剂量,同时对周围环境、人员进行了有效防护。
由此可见,通风橱在医院核医学科辐射防护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。
国家标准要求:
国家生态环境部发表的《核医学辐射防护与安全要求》HJ1188-2021中提出:
1.放射性物质的合成、分装以及挥发性放射性核素的操作应在手套箱、通风橱等密闭设备中进行,防止放射性液体泄漏或放射性气体及气溶胶逸出。手套箱、通风橱等密闭设备应设计单独的排风系统,并在密闭设备的顶壁安装活性炭或其他过滤装置。
2.通风橱应有足够的通风能力。制备放射性药物的回旋加速器工作区域、碘-131 治疗病房以及设 有通风橱、手套箱等场所的通风系统排气口应高于本建筑物屋顶,尽可能远离邻近的高层建筑。
南京南核设计原理:
通风橱采用了完全隔离式防护设计,具有独立的送排风系统,用于满足临床核医学科放射性药物操作环境。
主体结构:由三部分结构组成,控制区域位于上部,自带有独立的排风机组单元,内倾15°的操作触摸控制面板,易于操作者的日常使用和观察;工作区域位于中部,采用完全隔离式防护的洁净不锈钢工作腔体,正面安装有铅玻璃视窗和二个用于进入工作区域的操作手孔,侧面有双锁控制的侧开门,用于放射性药物的运输;辅助区域位于下部,安装有活度计电离室屏蔽井和放射性物品屏蔽传送装置。
铅屏蔽:根据临床使用需求订制,考虑各类放射性核素的衰变方式、射线性质,以及医院每次操作药物的活度,个体定制化设计每台通风橱的铅当量。
配套设备:
1. 活度计:核医学科分装、合成时,用于测定放射性药物活度,确定给药剂量。